嗯,其實我一直在想,像Trends資料這樣分開來研究到底效果有多少啦。你看嘛,比方說抓母親節的熱點去選特定三個城市加強投放,理論上感覺很細緻,可是回頭一看,每年不都是台北、新北、桃園前三嗎,這幾區超強大消費本來就沒什麼懸念,所以台南、高雄會突然衝第一這種事有發生過嗎?印象中是很少,除非有超特殊狀況。不過Google SERP排第一重點模組時,我還是覺得品牌聲量、官網權重那些才關鍵阿,老實講很多小品牌拼命調內容跟GEO詞,到底能不能擠進去喔,有時真得靠運氣(或者經費?)。然後你前面講Local Pack或商圈名詞定位,其實現場每間店分佈都超亂的,就算下了再準確的字眼也不見得一定被收錄,很矛盾。還有啦,Trends圖表雖然官方老提醒不能等同搜尋量,但新手基本都愛那條飆升曲線,就連主管通常只追短線成效或ROI報告,不會理那麼多校正方法欸。所以問題就來了,你們自己有沒有被漂亮趨勢數字帶偏整個行銷案路線結果反而出現誤判的狀況?我好奇怎麼應對耶。 Oct 08
- 快!直接說!之前直接上FAQ還有評價那兩種Schema標記 - 流量直接變高了!不是開玩笑,真的點閱率小漲,而且連AEO分數也一起衝!(太嗨 - 欸,不過有一次搞烏龍 - 我標錯商品的Schema,結果排名慘崩…傻眼啊,幸好立刻改回來才沒GG。超重要。 - 老實說,每次碰不同Schema型態都覺得超級有意思,還有人三天兩頭來問我這些SEO招,忙爆…但這個坑,一踩會停不下來!!! Oct 07
欸欸我跟你們說,我最近真的超困惑!😵💫 就那個LinkedIn,你知道嗎?有時候滑到一些家長群的動態,都會看到小朋友(大概剛畢業吧)突然很帥氣地跟什麼大老闆合照、然後打卡po上去,「遇到CEO心得大分享」那種,有沒有?講真的我都忍不住翻白眼,還問我女兒:「你們現在年輕人這一套會被洗腦嗎哈哈?」結果…結果居然聽說那些照片是P過或湊熱鬧的,有些還移花接木,假的超浮誇!!拜託會不會太尷尬😂 再來重點是,聽說現在學生之間也很流行那種「今天有什麼領悟」啦、「十條未來人生成功法則」啦,都發在LinkedIn、看起來好像很正能量但又有點假掰,我女兒也是滿臉黑人問號。「嗯,班上好幾個同學在比粉絲數啊、貼履歷貼成辦公室戰場一樣...」到底??而且不是說網路交友嗎怎麼變互相比賽和自賣自誇了🙃 工作經歷連募款專案也能編?!哩共蝦米? 好奇大家是不是也常在意小孩玩LinkedIn,到底他們是真的學習還是在演出形象?為啥不能直接約朋友喝咖啡認識聊天,要拼命把自己經營得這麼亮麗才爽?各位爸媽,你家的孩子玩這套嗎,快點留言安慰我一下!!!是不是只有我想太多~~ Oct 07
嗯,老實說,無障礙設計這個東西,每次聽到大家說很重要、一定要做,其實心裡總有點猶豫。像前陣子我們公司討論要把網站升級成符合WCAG規範,那個預算真的是有嚇到,而且光是改那堆小細節就花了一大堆時間,人手也根本不夠。我記得那時候還很期待SEO成績會提升,但事後看成效,其實比我預期少蠻多的,跟顧問講的落差滿大的。嗯,再講一點就是圖像的alt文字還有色彩對比,有些同事加了之後覺得畫面反而沒有以前好看,然後用起來變得沒那麼直觀。再補充一下啦,我有個在科技公司上班的朋友,他們內部其實推無障礙很多時候只是為了應付法規或者塑造形象,不見得是真心為了照顧所有用戶。不過,我還是承認,如果遇到像家裡長輩需要操作網站,好像真的方便不少,但整體投入這麼多錢和力氣,到底哪種狀況下比較值得,感覺我還需要看到更多現實案例才知道怎麼拿捏吧。 Oct 06
嗯,市場定位跟競品研究這題其實我每次想都會卡住欸,像前陣子在開新產品的方案討論,那份資料真的多到讓人頭暈,每個人看數字都分析一大堆,到最後還是互相看一看然後就,「感覺這個應該比較特別吧」這樣決定。這樣做行不行啊?不過喔,當時後來把使用者意見再整理一次,再針對那個重點微調一下文案跟溝通,效果倒是有變好。就覺得,好像理論可以參考,但現場真的還是得憑點經驗,有時候資料有用,有時候也只能靠臨場判斷吧。 Oct 06
- 嗯,現在國中課業壓力確實蠻明顯的。 - 小孩寫功課會在電腦前卡關,家長自己也常不知道怎麼下手幫忙,蠻有感(我一樣) - Mac上的生產力小工具像Text Sniper,用來把圖片上文字抓下來真的超方便,特別是寫報告、彙整資料時可以省掉重打內容。 - 像CueCam或Linkeeper之類的工具也能幫忙分類連結、資源,如果資料雜亂真的值得試看看。 - 至於孩子不知道資料該怎麼放 - 可以簡單設個「學科資料夾」,物理、化學、英文分開,再搭配數位筆記,比如Obsidian或OneNote,都很好起手,開始慢慢整理就不會那麼亂了。 - 偶爾自己檔案也很難找啦哈哈,別太有壓力,可以親子一起訂好規則(例如固定周日整理桌面、每堂課完加新筆記),讓習慣漸漸固定下來。 - Sidekick有專門集中重要App、不讓分心網頁彈出廣告那種功能,所以容易分心、拖延的小朋友,可能用「封鎖社群」「限定開放娛樂」設定有幫助。 - 另外其實更重要是時間管理觀念,比如事情拆細小目標:15分鐘背英文單字、10分鐘查理化學作業…完成再短暫休息,比盯著大清單效率高不少,大概這樣! Oct 05
其實這個網站標題的問題,自己也真的遇過一些很妙的狀況,特別是家長身份在幫小孩找資料的時候。嗯,有些網頁內容超多,資訊很齊全,但結果那個title平平淡淡的,就是什麼「學習資源首頁」或「數學教材」,根本看不出重點在哪,只能一頁一頁點開來比對,蠻花時間的。我有印象上次找小學數學補充資料,全都用同樣類型的標題,搞到很無助,所以後來覺得,如果可以把單元或主題名稱直接寫進title,好像對家長或老師會省很多麻煩,也比較快就能判斷要不要點進去。 然後還想到一件事,就是朋友提到Google有時候會自動調整你網頁原本設計好的title - 這個我當初聽到也滿驚訝。你想說用心想好關鍵字結果跑出去變成別的,看起來蠻崩潰。其實不是只有站長難過,用戶端如果每次查詢結果標題一直在變,也是會覺得這網站亂糟糟的不太可靠。特別小網站,有人力有限,其實就先優化流量大或重點頁面,不用全部都急著改,不然反而效果不好。差不多就是這樣,你們有遇到嗎? Oct 05
最近改官網,欸……說實話,那時根本沒搞懂什麼是 alt 文本,只知道上傳圖片有個框要填。那時就直接寫「圖一」、「設計圖」這些敷衍詞。嗯,後來被學長念才發現,不對欸,Google好像把那種標籤當空值,就是爛的意思,完全沒作用。講真的,一開始以為只是形式而已。 算了,那重新寫 alt 那步超煩,沒靈感時根本不知道該打啥。最後只能一張一張慢慢盯著看,「深藍陶瓷杯,白點圖樣」類似這樣隨便湊。可是,好像效果真的不太一樣?雖然很麻煩,但後來網站流量是有點增加啦。有次討論組內還有人亂問,裝飾的小圖要不要寫 alt,我記得好像查到答案說要留空(alt=""),反正閱讀器不用唸那些東西,不然真的吵死人 XD。所以現在也比較小心,每張圖都多檢查一下,有時還會回頭改以前的老資料。不過想說,你們實際上 Alt 寫好會覺得影響排名嗎?其實也搞不清楚,是不是只是在配合指導老師而已啦。 Oct 05
欸你知道嗎!那時候我們大學專題組真的每次都在趕進度,根本沒人在乎什麼品質檢查啊,講真的,有狀況就直接推給系統太複雜還是說人手不夠、反正理由超多!結果最後一拆才發現—原來最核心的問題其實流程自己都搞不清楚欸,所以到處出錯!我每次想到這個都覺得誇張又很好笑XD! Oct 04
嗯,其實我現在還是大學生啦,主要自己超常研究YouTube和IG上面的那種吸睛縮圖怎麼做。然後我發現一件事情,真的是畫質沒那麼關鍵,有時候隨便用手機拍的,只要有主角臉部表情剛好卡到,很生動那種,封面用這張反而爆點擊(前陣子學長姐看了也說奇怪怎麼會這樣)。一開始我還以為一定要各種套模板,修圖、濾鏡開爆,結果大家真的不在乎細節耶,好像只要簡單、有故事或夠真誠就可以打中人。再來就是如果手機看縮圖,那個字塞太多真的慘,一滑就模糊,看過去一片雜亂,我們以前社群管理都踩過雷。} {提到A/B測試,其實每次做完之後,不同族群回饋都差滿多的。有一次我們邀請交換生討論,人家說東方常用的大字標題配強烈色塊讓他們快暈了,他們反而喜歡乾淨自然感覺。所以我們後來就乾脆自組小隊,每週一起整理數據反省一下 - 畢竟小頻道資源有限,不走創意路線根本拼不贏。不過現在AI工具很方便啦,用它分析哪些封面最容易被點,到底成效在哪幾款,其實比人工瞎猜準很多。如果剛入門想玩,也不用壓力大,就是瘋狂測試、然後再慢慢調整,自然就能試出適合自己的方法吧! Oct 01
欸你們知道網站無障礙有多重要嗎!超級誇張的,我之前有一次跟跨國團隊合作,老實講我們一開始完全只顧著把設計做得很漂亮、花哨~結果咧,上線沒幾天立刻收到用戶回饋:導航完全迷路,什麼輔助工具都沒反應😱我當下直接傻眼,還一度懷疑是不是我設錯... 後來才知道原來得去看那個WCAG國際規範啦,而且人家Netflix、Microsoft那些大公司都有超詳細的案例。順便說一句,我們開始加語義標籤、圖文描述什麼的時候,SEO瞬間起飛耶!!所以認真啦~搞懂無障礙,根本是在通過Google面試🤣別到出事才處理,提早補血真的超值! Oct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