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SEO網頁無障礙優化:提升行動版可及性的關鍵設定與檢測方法

Published on: | Last updated:

先說結論

嗯...今天這個主題,行動版網頁的無障礙(Accessibility),很多人以為只是「做好事」,但其實跟 SEO 綁超緊。簡單講,讓網站對所有人(包括身心障礙者)都好用,Google 會給你加分。 這不只是演算法,而是 Google Page Experience 核心概念的一部分。 網站體驗好,排名自然有幫助。

為什麼現在行動版無障礙變這麼重要?

以前可能覺得這是給少數人用的,但現在手機流量早就超過電腦了。你想想,在外面單手滑手機、陽光下看不清楚螢幕、或是在很吵的地方聽不到影片聲音...這些都是「暫時性的障礙」。所以,無障礙設計其實是為了「所有人」在「所有情境」下都能好好用你的網站。

而且,Google 現在看的是「行動版優先索引」。意思是,它主要是爬你網站的手機版來決定排名。所以手機版要是亂七八糟、按鈕超小、顏色糊在一起...那不僅使用者跑掉,SEO 分數也會很難看。

操作介面的基本功:清晰的點擊目標與足夠的對比度
操作介面的基本功:清晰的點擊目標與足夠的對比度

怎麼做?幾個關鍵設定筆記

好,直接記重點。這不是完整的清單,但這幾點是基礎中的基礎。

  • 語意化 HTML :這超重要。不要再從頭到尾都用 `
    ` 了。標題用 `

    `, `

    `...導覽列用 `

  • 圖片要有替代文字 (alt text) :老生常談了,但還是很多人忘記。所有有意義的圖片都要加 `alt` 描述。 對螢幕報讀器來說,沒有 `alt` 的圖片等於不存在。對 SEO 來說,這也是讓 Google 了解圖片內容的關鍵。
  • 夠大的點擊目標 (Tap Targets) :手機螢幕就這麼小,按鈕或連結不要做那種要用指甲才能點到的尺寸。一般建議至少要有 48x48dp。 手指粗的人、或是在公車上晃來晃去時,都會感謝你。
  • 足夠的顏色對比 :淺灰色配白色背景...這種文青設計很好看,但對比度不夠的話,在戶外或對視力不好的人來說,根本是隱形的。 可以用很多線上工具檢查顏色對比度是否符合 WCAG 的標準。
  • 允許縮放 :不要限制使用者用兩指縮放網頁。有些長輩或視力不好的人,需要放大文字才能閱讀。如果鎖住縮放,等於是把他們關在門外。
語意化 HTML 是給螢幕報讀器看的網站地圖
語意化 HTML 是給螢幕報讀器看的網站地圖

標準好多種,要聽誰的?WCAG vs. 台灣 NCC 規範

這點要特別提一下。國際上最通用的標準是 W3C 的「網站內容無障礙指南」(WCAG),目前最新版是 2.2。 它分成 A、AA、AAA 三個等級。 一般來說,大部分網站都建議至少要符合 AA 等級。

不過,在台灣,如果你是政府機關或是一些大企業的網站,你可能更常聽到的是 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的「網站無障礙規範」。 其實 NCC 的規範也是參考 WCAG 來的,大方向基本一致。 像是台灣高鐵網站頁尾就會標示他們通過了 AA 無障礙網頁檢測。 所以,簡單的結論是:你如果以 WCAG 2.2 AA 為目標去優化,基本上就能同時滿足國內外的要求。

檢測方法:不要只信自動化工具

很多人會用 Chrome 內建的 Lighthouse 跑一下 Accessibility 分數,看到 90 分以上就覺得沒問題了。但這只是第一步。

自動化工具大概只能抓到 30-40% 的問題,而且都是比較表面的,像是有沒有 `alt` 文字、顏色對比夠不夠之類的。 它沒辦法判斷你的 `alt` 描述得好不好、也沒辦法理解操作流程合不合邏輯。

所以,**一定要手動實機測試**。

不同檢測方法的優缺點比較
檢測方法 優點 缺點
自動化工具 (如 Lighthouse, axe DevTools) 很快,一鍵產生報告,適合開發初期快速檢查。 只能抓到皮毛,大概 3-4 成的問題。 對操作邏輯完全沒輒。
手動實機測試 (VoiceOver/TalkBack) 最能模擬真實使用者情境。 可以發現自動工具抓不到的流程問題、朗讀順序錯亂等。 花時間,而且你要先學會怎麼用螢幕報讀器才行,剛開始用會有點挫折。
真人使用者回饋 黃金標準。直接找身心障礙使用者來測試,他們的回饋最真實,能發現你從沒想過的問題。 成本最高,也最難組織。但效益絕對是最大的。

怎麼手動測?很簡單,打開你手機的內建功能:

  • iPhone/iPad :到「設定」->「輔助使用」-> 打開「旁白」(VoiceOver)。
  • Android :到「設定」->「無障礙設定」-> 打開「TalkBack」。

打開之後,試著只用手勢操作你的網站,聽聽看它報讀出什麼。你可能會很驚訝地發現,原本看起來正常的頁面,在螢幕報讀器聽起來卻是一場災難。

響應式設計不等於無障礙,文字縮放後的重排能力是關鍵
響應式設計不等於無障礙,文字縮放後的重排能力是關鍵

常見的誤解與限制

最後,記下幾個容易踩的坑。

第一,不要以為裝個「無障礙外掛」就搞定了。市面上很多一鍵變無障礙的工具,常常只是在網頁上疊加一層東西,治標不治本,有時候反而會跟使用者自己的輔助工具打架,製造更多問題。

第二,追求 100 分的無障礙是不切實際的。目標應該是「持續改善」,而不是「一次到位」。先從最基本、影響最大的地方開始,例如前面提到的那幾點,然後再逐步修正更細微的問題。

總之,行動無障礙優化不是一個獨立的項目,它就是使用者體驗設計和技術 SEO 的一部分。把它做好,對品牌、對使用者、對搜尋排名都是好事。


換你試試看: 你自己的網站,有用手機的「旁白」或「TalkBack」功能實際聽過一次嗎?在下面分享一下你聽到的第一個感覺吧!是驚喜還是驚嚇?

Related to this topic:

Comments

  1. profile
    Guest 2025-11-10 Reply
    其實那陣子一直很疲倦,大概是專案進到一半的時候?印象蠻深刻啦,那次是做給歐洲市場的新網站。就…開會時上頭超在意行動版,尤其是瀏覽體驗這塊,他們直接點名說不能只是桌機好看,手機一定要顧好,要讓閱讀跟互動都順。然後我那時也真的快沒力,還得催設計跟工程:「欸色彩對比、字體大小那些拜託真的做一下,不然 accessibility 評分只要低於線,我們根本連提案都過不了。」差點想自己去修。 最後只能硬著頭皮,用 Lighthouse 快速跑了幾輪測試嘛。一堆 aria 標籤沒加、還有某些按鈕根本太小,滑來滑去的手指常常按不到…看到分數被紅字警告超心累。不過,也還好趕在 deadline 前全部調整完,把缺漏補掉。他們內部回饋有講「現在字體拉大完全不會爆版」—這感覺就舒服多了。而且還拿到額外預算買新的測試工具,其實那場大家聊開的時候也講了一下北美其他網站,有的動畫用很多,但無障礙評分老是上不去,老實說,看起來酷沒有什麼用啦,要真的能讓人輕鬆用才重要吧。
  2. profile
    Guest 2025-09-25 Reply
    這些看起來像是SEO和網站優化的技術文章,但真的有那麼複雜嗎?我很好奇,一般小站長要怎麼入門?難道不是先把內容做好就好了?
  3. profile
    Guest 2025-08-16 Reply
    看來行動端的體驗優化真的很講究細節耶!國際上的競爭豈止於技術,更在於那些微妙的使用者感受。不過我有點好奇,真的能完全避開跨場景的陷阱嗎?
  4. profile
    Guest 2025-06-05 Reply
    嘿,從矽谷看來,無障礙設計真的是數位世界的金鑰!妳們是怎麼看待跨裝置體驗的?感覺每個國家的行動策略都有點不太一樣耶~
  5. profile
    Guest 2025-05-11 Reply
    作為一位家長,我真的覺得網站的無障礙設計好重要!尤其是我孩子使用行動裝置時,若能友善點就更容易上手。希望大家都能重視這個問題,讓網頁對每個人都更親民!
  6. profile
    Guest 2025-04-27 Reply
    我有點不太認同,無障礙設計真的那麼重要嗎?感覺網站的流量下降可能還有其他原因吧?不過也想知道,如果強調無障礙優化後,對使用者體驗會不會有負面影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