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SEO優化策略:提升手機版網站排名的7個關鍵設定與常見問題

Published on: | Last updated:

聊聊移動 SEO 這件事…

最近看了一些網站,嗯… 好像很多人對手機版的 SEO 還是有點卡關。其實我之前也差不多,覺得網站流量主要都靠電腦版,但後來發現,越來越多人是滑手機進來的。 特別是在台灣,大家沒事就滑手機,結果自己的網站在手機上開超慢,體驗很差… 😅

這件事真的蠻重要的,因為 Google 現在基本上只看你網站的手機版來決定排名了,這叫「移動優先索引」。 說白了,你電腦版做得再漂亮,手機版不行,排名就可能一起被拖下水。 而且這個政策從 2024 年 7 月 5 日之後,就對所有網站生效了,沒得商量。

所以,到底要注意什麼?

我整理了一下,覺得有幾個點算是最基本的設定,弄懂了應該能解決不少問題。不是什麼超高深的技術啦,比較像是… 健康檢查?

1. 響應式網站設計 (RWD) 是基本盤

這個應該很多人聽過,就是讓你的網站可以在電腦、平板、手機上都「自動」調整成最好看的樣子。 好處是,你只需要維護一個網站、一個網址就好,Google 也推薦這種做法。 不然你做一個電腦版、一個手機版 (例如網址是 m.yourwebsite.com),管理起來很麻煩,權重也可能被分散。

響應式設計就像液體,能適應不同容器(裝置)
響應式設計就像液體,能適應不同容器(裝置)

2. 網站速度,特別是手機上的速度

大家耐心都很差,尤其是用手機的時候。 Google 說,如果網站載入超過 3 秒,一半以上的人就直接關掉了。 所以速度很重要。你可以用 Google 的 PageSpeed Insights 工具測測看,它會給你手機版跟電腦版的分數,還會告訴你哪裡可以改進。

常見的拖慢速度兇手,大概就是圖片太大。 記得把圖片壓縮一下,或者用新一點的格式,像 WebP,檔案會小很多。

3. 優化使用者體驗 (UX) 的小細節

手機螢幕就這麼小,所以一些設計要特別注意:

  • 字要夠大: 不要讓人家還要放大才看得到。
  • 按鈕要好按: 按鈕跟連結之間要留點空間,不然手指粗一點的很容易按錯。
  • 簡化導覽: 網站結構要簡單明瞭,最好是三層以內就能找到東西。
  • 避免彈出式廣告: 這個在手機上真的很煩人,會嚴重影響體驗。

我自己是覺得,設計完一定要自己拿手機滑滑看,才能感覺到哪裡不順。

4. 核心 Web 指標 (Core Web Vitals)

這聽起來很技術,但簡單講就是 Google 用來衡量「使用者體驗好不好」的三個指標:

  • LCP (最大內容繪製): 頁面主要內容載入的速度,最好在 2.5 秒內。
  • INP (下次繪製互動性): 你點了按鈕或連結後,網站多久有反應。分數低於 200 毫秒算是不錯。 這取代了以前的 FID 指標。
  • CLS (累計版面配置轉移): 頁面上的元素會不會亂跑。例如,你想點個按鈕,結果上面突然載入一個廣告,把按鈕擠下去了,這就很討厭。

這些指標在 Google Search Console 裡面都看得到報告,可以去檢查一下自己的網站有沒有亮紅燈。

用 PageSpeed Insights 工具檢查網站健康狀況
用 PageSpeed Insights 工具檢查網站健康狀況

5. 技術面的設定要一致

因為 Google 主要看手機版,所以要確保手機版的內容跟電腦版一樣完整。 不要想說手機螢幕小,就藏掉一些內容,這樣 Google 可能會覺得你的手機版資訊不完整。

還有像是結構化資料 (Schema Markup)、meta 標籤這些,電腦版跟手機版都要有,而且要一樣。 這樣 Google 才看得懂你的網頁在講什麼,也才有可能出現像星星評分那種「複合式摘要」結果。

6. 關鍵字策略也要考慮手機情境

用手機搜尋的行為跟用電腦不太一樣。大家可能會用語音搜尋,講出一整句話,像是「附近有開的咖啡店」。 所以除了傳統的關鍵字,也可以多想想這種「問句式」或「口語化」的長尾關鍵字。

7. 本地搜尋 (Local SEO) 的重要性

這跟上一點有點關係。很多人用手機都是在找「附近的」店家或服務。 所以,如果你的生意有實體店面,一定要去設定「Google 商家檔案」。把地址、電話、營業時間都填寫清楚,這樣別人在附近搜尋時,你的店才更有機會出現在地圖上。

優化前後,手機版網站的瀏覽體驗對比
優化前後,手機版網站的瀏覽體驗對比

常見的幾種做法比較

市面上大概有三種方式來處理手機版網站,這邊簡單比較一下,但說實話,現在幾乎都推薦第一種了。

做法 優點 缺點 我自己的看法 🤔
響應式設計 (RWD) 一組程式碼,一個網址,管理方便。Google 最愛。 初期開發可能複雜一點點。 基本上是現在的標準配備,沒什麼好猶豫的。
動態服務 (Dynamic Serving) 同一個網址,但伺服器會判斷裝置給不同 HTML。 維護成本高,容易出錯。Google 不太推。 聽起來很炫,但感覺是自找麻煩… 不建議。
獨立網址 (m. Domain) 可以為手機版做完全客製化的設計。 兩個網站要維護,有重複內容風險,SEO 權重分散。 非常不推薦!除非有什麼超特殊的理由,不然別用。

總結一下…

嗯… 說了這麼多,其實核心概念很簡單:就是讓用手機的人,能在你的網站上有好的體驗。 網站跑得快、內容好看、操作方便。Google 的所有規則,說穿了都是為了服務使用者。 所以與其去追一堆演算法,不如先回來把基本功做好。

對了,不同地區的資料來源看法也差不多,像 Think with Google 就很強調 Core Web Vitals 這些體驗指標,而台灣本地的一些行銷文章或設計公司,也很早就把 RWD 當成是標準規格了。 所以這方向應該是全球一致的。

大概就是這樣吧。先把這幾點檢查一遍,應該就能解決大部分行動版 SEO 的問題了。👍

你們自己的網站,行動版最大的痛點是什麼?留言聊聊吧!🤔

Related to this topic:

Comments

  1. profile
    Guest 2025-09-25 Reply
    嘿,這篇文章看起來超級國際化!在全球數位競爭中,台灣的網站優化策略是否已經跟上國際腳步?特別想知道語音搜尋和AI這塊,你們是怎麼看的?
  2. profile
    Guest 2025-08-11 Reply
    孩子們現在都用手機衝浪,我超擔心網頁載入太慢會影響學習!剛跟孩子討論過,原來現在網站設計有這麼多講究,真的要跟時代腳步一起走呢~科技日新月異,家長也要跟著學。
  3. profile
    Guest 2025-08-07 Reply
    孩子最近對網路超感興趣,想請教一下網站優化的專業意見。聽說現在手機瀏覽超重要,能不能分享一下中小學生該注意的網路體驗細節?好想幫他建立正確的上網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