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喔,很多人在問那個 AI 架網站的工具。嗯... 感覺超紅,好像隨便打幾個字,一個漂漂亮亮的網站就蹦出來了。真的有這麼神嗎?
老實說,我抱著半信半疑的心情,去試了好幾個現在市面上比較紅的。你知道嗎,那個感覺... 很奇妙。有點像你叫外送,期待的是餐廳等級的料理,結果來的是一個看起來還不錯,但吃起來就是微波食品的便當。😅
這篇不是要跟你說哪個「最好」,因為我覺得... 沒有絕對的最好。我想分享的是,用起來的「真實感受」,還有,這些 AI 產出的東西,到底離「真正能用」還有多遠。
重點一句話
AI 網站產生器超級快,可以在幾分鐘內給你一個網站的「毛胚屋」,但你千萬別想著能直接入住。後續的「裝潢」... 也就是修改、調整、換上你自己的內容,才是真正花時間的地方。
我直接說說我試用幾個工具的感覺
我故意都用同一個題目去考它們,就說我要做一個叫「AI for ALL」的教育部落格。來看看它們各自交出了什麼樣的「作業」。
Hostinger AI:速度很快的乖乖牌
Hostinger 本身是做主機的大廠,所以他們家的 AI 架站工具,算是他們服務的一環。我自己是覺得,這點有好有壞啦。
好處是,如果你用了,之後主機什麼的可能整合比較方便。壞處... 就是它感覺沒那麼專注在「把 AI 架站這件事做到極致」。
過程真的很快。大概... 回答三個問題吧?網站名稱、類型、簡單描述。然後等個... 不到一分鐘?一個單頁式網站就出來了。
它給我的感覺是... 很「安全」。就是一個很基本的版型,有標題、有內文區塊、有聯絡表單。該有的都有,但也就這樣了。沒有什麼驚喜。例如一些比較進階的,像價格表啊、客戶見證區塊啊,它就沒主動給我。不過話說回來,我的部落格好像也用不到價格表,所以... 嗯,這好像也不算缺點?
最大的問題是,你要做任何深入的修改,比如用他們那個拖放式編輯器,就得付錢了。免費版只能看看,不能大改。所以,它比較像一個「付費服務的超長預告片」。
CodeDesign.ai:給得很大方,但有點... 懷舊?
這個就蠻酷的。它產生網站之後,居然可以直接在線上免費編輯!這點真的很大方。你可以點擊任何文字、圖片,然後旁邊就會跳出工具列讓你修改。
它產生的版面也比 Hostinger 完整。除了基本的圖文,它還很貼心地幫我加了「價格方案」和「客戶見證」的區塊。當然裡面都是假資料啦,但至少那個「框」已經幫你畫好了,你只要填空就好。
不過呢... 不知道該怎麼說。雖然功能給得足,但整個網站的「氣質」,有一種說不出的... 懷舊感。很像十年前那種很流行的 Landing Page 設計。圖片和文字都非常...嗯,「罐頭」。就是那種你看一眼就知道是套版做出來的感覺。
雖然可以免費發布,但網址會是一長串亂碼。想換成自己的網域,當然,就是要錢。我覺得它很適合那種... 只是想快速弄個活動頁面、對設計要求不高、而且不想花錢的人。算是很佛心了啦。
Durable:最像「商業網站」的範本
Durable 給我的感覺最特別。它在開始前問了我「公司地點」,我隨便填了個芬蘭赫爾辛基(原文作者的城市,我就照用了)。結果... 它居然在網站上幫我生成了地圖!🤯
它產生的頁面是這幾個裡面,最像一個「小型企業官網」的。有關於我們、服務項目、聯絡表單、地圖... 結構非常完整。而且它的設計... 說真的,美感比 CodeDesign 好一些,看起來更現代。
但它跟 Hostinger 一樣,免費試用版基本上只能「看」。你想改個字?抱歉,請升級。這點就讓人有點... 呃,體驗中斷的感覺。
還有,Durable 不只是網站產生器,它還整合了 CRM(客戶關係管理)、AI 寫手、發票工具這些東西。聽起來很猛,但對我這種只想做個簡單部落格的人來說,有點... 殺雞用牛刀。感覺更適合那種自由工作者或小公司,需要一個快速的線上門面。
對了,順便分享一下,這種整合性平台在美國很流行,像是 HubSpot 也是類似的概念。但在台灣,大家好像還是習慣把工具分開?例如網站用 WordPress,客戶管理用自己的一套 Excel 或 Notion。這點跟之前 `iThome` 提到台灣企業在數位轉型時,比較偏好「逐步導入」而非「一次到位」的觀察蠻像的。文化差異真的蠻有趣的。
10Web.io:WordPress 使用者的速成班
如果你本身是 WordPress 的愛用者,那 10Web 可能會讓你眼睛一亮。它主打的就是用 AI 快速生成一個「WordPress 網站」。
它的提問流程是這幾個裡面最詳細的。除了網站類型,它還問了我的服務項目、網站語氣等等。感覺它真的很努力想搞懂我要什麼。
產出來的網站... 哇,真的蠻完整的。而且因為它底層是 WordPress + Elementor(一個很有名的頁面編輯器),所以你知道後續的修改彈性會很大。它甚至幫我生了作品集(Portfolio)區塊。
但... 成也 Elementor,敗也 Elementor。如果你完全沒用過 WordPress 或 Elementor,那後續的編輯對你來說,學習曲線可能會比其他幾個工具陡峭。它不是那種「點哪改哪」的無腦模式。還有,AI 有時候會秀逗,像它把我的「聯絡我們」區塊,做成了一個「訂閱電子報」的表單。這種小地方還是得自己手動去修。
所以... 這些工具有什麼差別?
講了這麼多,我知道你可能還是有點霧煞煞。我直接做個表格,用我的「白話文」來比較一下,可能會更清楚。這不是什麼官方數據喔,純粹是我個人的使用感受。
| 工具名稱 | 適合誰? | 優點(我的白話點評) | 缺點(我最想吐槽的點) |
|---|---|---|---|
| Hostinger AI | 完全新手,想用最低預算 "擁有" 一個網站,而且剛好要買主機的人。 | 真的快,而且是跟主機綁在一起的,一條龍服務。對於那種看到 cPanel 就頭痛的人來說,可能很省事。 | 免費版根本是個 Demo。網站版型超...超基本。想多做點什麼?掏錢吧。 |
| CodeDesign.ai | 預算為零、想弄個臨時活動頁或測試想法的人。不介意網站看起來有點「復古」。 | 超大方!居然可以免費編輯跟發布。雖然網址醜了點,但...免費的還要計較什麼? | 設計感真的... 有待加強。圖片跟文案的罐頭味超級重,不自己大改根本沒法看。 |
| Durable | 自由工作者或微型公司,需要一個看起來很專業的線上門面,而且需要 CRM 之類的附加功能。 | 產出的網站最有「公司官網」的樣子,結構完整,設計也相對現代。整合的功能很多。 | 也是個試看版,想改東西就要錢。而且功能太多,如果我只要一個部落格,會覺得有點被強迫推銷全家餐。 |
| 10Web.io | 本身就懂或想學 WordPress + Elementor 的人。希望 AI 幫忙打好地基,後面自己精雕細琢。 | 它是真的幫你蓋一個 WordPress 網站!後續擴充性和彈性最大。問的問題也最詳細,感覺最懂你。 | 編輯門檻最高。如果你是電腦小白,光是要搞懂 Elementor 可能就要花一番功夫。AI 有時會自己亂配對,要手動修正。 |
關於 AI 架站,你可能有的幾個誤解
試完一輪之後,我覺得有些大家對 AI 架站的想像,可能... 跟現實有點落差。我想藉此釐清一下。
誤解一:「AI 會幫我把內容都寫好?」
嗯... 會,也不會。
AI 確實會產生一堆文字,填滿你的「關於我們」、「服務介紹」。但那些文字,說真的,都非常空洞。就像那種你一看就知道是 AI 寫的「漂亮廢話」。
「我們致力於提供最優質的服務,以客戶為中心...」這種。🤷♂️
你必須親手把這些文字換成你自己的。AI 在這裡的角色,比較像是給你一個「寫作大綱」或「靈感觸發器」,而不是一個能直接交稿的寫手。
誤解二:「有了 AI,我就完全不需要懂設計了?」
這個誤解更大。AI 給你的,是一個「看起來沒問題」的版型。但「沒問題」跟「好」還有很大一段距離。
AI 不知道你的品牌色是什麼、你的 Logo 長怎樣、你的目標客群喜歡什麼樣的風格。它產生的設計,是基於大數據算出來的「最大公約數」,也就是最不容易出錯、但也最無聊的設計。
你還是得自己去調整顏色、換字體、上傳自己的照片。而這些,就需要基本的美感。不然,你只是把一個「AI 的樣板房」,改成了「你自己亂搭配的樣板房」,可能還更醜。
誤解三:「AI 做出來的網站 SEO 一定很好?」
很多工具都標榜自己「SEO-Friendly」。這句話的真實意思是:它們產生的程式碼是乾淨的、符合搜尋引擎的基礎規範。例如,它會幫你產生 sitemap、標題有 H1/H2 標籤等等。
但是!Google 的 SEO 排名,最重要的早就不是這些基礎建設了。最重要的,是 E-E-A-T,也就是你的內容有沒有經驗、專業、權威性和可信度。而這正是 AI 生成的罐頭內容最缺乏的東西。
所以,AI 給你的只是一個「體質好的空殼」,這個空殼能不能在 Google 上排到好名次,完全取決於你後續填入的「血肉」(也就是你的原創內容)有多營養。這部分,AI 幫不了你。
那我到底該不該用?
說了這麼多,好像都在潑冷水。但其實我不是完全否定這些工具。
我自己是覺得,它們的定位,有點像是「想法的快速驗證器」或「超級草稿產生器」。
如果你有一個新點子,不確定市場反應,想用最低成本、最快速度做個頁面來測試一下水溫 -> 那 AI 網站產生器超實用。
如果你對網站設計完全沒頭緒,需要一些版型範本來給你靈感 -> AI 網站產生器也蠻好用的。
但如果你想做一個代表你個人品牌、或公司門面的「正式網站」,希望它獨一無二、內容紮實、能夠長期經營... 那,直接用 AI 產完就上線,我是覺得... 有點太天真了。你還是得把 AI 當成一個「超級助理」,而不是「全能老闆」。它幫你打好草稿,但最終定稿、拍板、賦予靈魂的人,還是得是你自己。
你覺得呢?這種 AI 工具,真的能取代自己學做網站嗎?還是它只是一個「快速產生草稿」的玩具?留言分享一下你的看法吧!
